一季度,42家上市券商实现营业收入1259.3亿元,同比增长19%;实现归母净利润521.83亿元,同比增长77.79%。整体来看,经纪及自营在营收中的占比持续提升导致归母净利润大幅提升,是一季度券商业绩显著提升的主因。
本刊特约 文颐/文
2025年一季度,受益于经纪及自营业务,券商营收实现高增长。一季度,42家上市券商实现营业收入1259.3亿元,较2024年同期增加201.21亿元,同比增长19%;其中,经纪、自营、投行、资管、信用业务分别实现收入327.36亿元、485.66亿元、66.72亿元、101.31亿元、78.78亿元,同比增幅分别为43.16%、45.5%、-1.07%、-6.9%、11.54%。从收入结构来看,一季度经纪、自营、投行、资管、信用业务的占比分别为26%、38.57%、5.3%、8.04%、6.26%。
整体来看,经纪及自营在营收中的占比持续提升导致归母净利润和ROE大幅提升,是一季度券商业绩显著提升的主因。一季度,42家上市券商实现归母净利润521.83亿元,同比增长77.79%;ROE(加权)均值为1.61%,较2024年同期提升63个基点。
Wind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,42家上市券商资产规模为13.11万亿元,较2024年年末增加0.85万亿元,同比增长6.95%,资产规模持续扩大。
一季度,42家上市券商营业支出为722.03亿元,较2024年同期增加18.11亿元,同比增长2.57%;从占比来看,一季度,42家上市券商费用率为57.34%,较2024年同期减少9.18个百分点,费用率有较大幅度降低;其中,红塔证券费用率最低,仅为32.24%,天风证券费用率最高,达90.66%。
从财务杠杆率来看,一季度,42家上市券商财务杠杆率为3.73倍,较2024年年末减少9.68个百分点,主要因为一季度券商净资产提升至27438.11亿元,增幅达8.83%。
从三大业务看,随着投资资产规模的扩大,自营业务投资收益率提升,自营收入同比增长45.5%。截至一季度末,上市券商金融投资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接近一半,已成为证券公司规模占比最大、收入贡献最大的一类资产。
在经纪业务方面,市场活跃带动业绩增长,佣金率仍处低位。一季度,上市券商实现经纪业务收入327.36亿元,同比增长43.16%,主要是一季度市场交投活跃。从成交量来看,一季度,A股日均交易额为15239亿元,较2024年同期增加71%。另一方面,基于市场股基交易额及行业经纪收入测算可知,2024年证券行业佣金率为0.0197%,较2023年有所降低,经纪业务竞争激烈态势仍在持续。
在投行业务方面,境内股权承销回暖,境外股权承销高增。一季度,境内股权融资规模为1548.2亿元,同比增加40.9%,主要是再融资规模大幅提升;其中,IPO募集资金为164.8亿元,同比减少30.2%;再融资规模为1383.4亿元,同比增加60.4%。具体来看,头部券商再融资规模提升,中信证券、中信建投等头部券商市场份额有所提升。
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五成
2025年一季度,42家上市券商实现自营业务收入485.66亿元,较2024年同期增长45.5%。业绩上涨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:一是2024年同期自营收入基数较低;二是一季度债券温和上涨,2月股票市场表现良好,三是部分券商OCI债权账户止盈操作。
2025年一季度,债券市场温和上涨,市场活跃度提升,市场结构分化。从业绩驱动力看,一季度,上证指数下跌0.48%,沪深300指数下跌1.21%,创业板指数下跌1.77%,国债指数增长0.13%。
2025年2月,股票市场表现良好,上证指数、沪深300及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2.16%、1.91%、5.16%,券商自营业务受益。从成交量来看,2025年一季度,A 股日均交易额为15239亿元,较2024年同期增加71%,市场活跃度高企。
随着证券公司金融投资资产持续扩表,金融投资资产占自有资产的比重提升。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,上市券商金融投资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49.77%,较2024年年末提升7.54%,占净资产的比重为238.7%,已经成为证券公司规模占比最大、收入贡献最大的一类资产。
金融投资规模较2024年年末增长超7.5%,TPL、OCI权益增长,OCI债权下降。Wind数据显示,2025年一季度,42家上市券商金融投资规模为65226.56亿元,较2024年年末增加4575.14亿元,增长7.54%。其中,TPL较2024年年末增加3894.25亿元,增长9.37%;OCI债权较2024年年末减少45.54亿元,减少0.33%;OCI权益较2024年年末增加693.89 亿元,增长15.88%。
从结构来看,TPL在金融投资中的占比为69.69%,较2024年年末提升1.16个百分点;OCI权益在金融投资中的占比为7.76%,较2024年年末提升0.56个百分点;OCI债权在金融投资中的占比为21.19%,较2024年年末减少1.67个百分点。
数据显示,中信证券、国信证券等券商对OCI债权账户进行止盈操作。2025年一季度,中信证券、国信证券金融投资规模较2024年年末分别增长7.08%、1.32%,除OCI债权账户规模减小外,交易性金融资产、OCI权益账户的规模均存在不同幅度的增长。
根据自营收入及金融投资规模,国信证券对投资收益率进行测算。从投资收益率来看,2025年一季度,长江证券以1.76%的收益率排名第一,太平洋、国金证券分别以1.58%、1.25%的收益率排名第二、第三位。整体来看,一季度自营业务实现投资收益0.74%,较2024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,自营业务表现靓丽,驱动一季度业绩提升。测算上市券商一季度年化投资收益率为2.96%,同比提升0.11个百分点。
经纪业务受益于市场交投活跃
2025年一季度,42家上市券商实现经纪业务收入327.36亿元,较2024年同期增长43.16%,主要因为一季度市场交投活跃。从成交量来看,2025年一季度,A股日均交易额为 15239亿元,较2024年同期增加71%,市场活跃度提升。
从客户资金存款来看,2025年一季度,客户资金存款达2.19万亿元,而2024年一季度客户资金存款为1.77万亿元,增幅达23.85%。成交量及客户资金存款高企, 反映出2025年一季度市场活跃度提升,投资者参与热情高。
从上市券商来看,受益于市场交投活跃,上市券商经纪业务表现靓丽,均实现正增长从排名来看,2025年一季度,中信证券以33.25亿元排名市场第一,同比增长36.18亿元;国泰海通、广发证券分别以26.52亿元 20.45亿元排名第二、第三。从涨跌幅来看,2025年一季度,42家上市券商均实现不同程度的正增长,其中国联民生以333.69%的涨幅位居第一位。
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,2024年,证券公司未经审计财务报表显示,150家证券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511.69亿元,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(含交易单元席位租赁)达1151.49亿元;2023年,证券公司未经审计财务报表显示,145家证券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059.02亿元,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(含交易单元席位租赁)为984.37亿元。对比来看,2024年,证券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.15%,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.98%。
在行业经纪业务收入显著提升的同时,行业佣金率降低。Wind数据显示,2024年,双向股基交易量为585.73万亿元,同比增长22.03%。国信证券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经纪业务收入及Wind股基交易量数据对交易佣金率进行测算,结果显示,2024年,证券行业佣金率为0.0197%,较2023年有所降低,经纪业务竞争态势持续激烈。
头部券商主承销规模和市场份额均提升
Wind数据显示,2025年一季度,证券市场股权融资规模为1548.2亿元,同比增长40.9%,主要是再融资规模大幅提升;其中,IPO募集资金为164.8亿元,同比减少30.2%,再融资规模为1383.4亿元,同比增长60.4%。
从规模来看,2025年一季度,头部券商运用自身的优势,主承销金额均大幅领先同业,业务规模高度集中。从主承销金额来看,排名前五的券商为中信证券、中信建投、中航证券、东方证券、华泰证券,合计募集资金708.4亿元,行业占比达64.2%。
头部券商主承销规模和市场份额均有所提升。Wind数据显示,2025年一季度,中信证券主承销规模为344.75亿元,同比增加90.56%,市场份额为31.22%,提升9.76个百分点;中信建投主承销规模为119.62 亿元,同比增加6倍,市场份额为10.83%,提升8.8个百分点。
Wind数据显示,2025年一季度,券商主承销收入合计14.73亿元,同比下降16.9%,主要是中信证券、华泰证券等头部券商收入大幅下滑;其中,收入排名前五的券商分别为国泰海通(2.15亿元,-3.6%)、中信证券(1.76亿元,-44.8%)、华泰证券(1.42亿元,-57%)、东兴证券(1.16亿元)、申万宏源(1.05亿元)。
随着IPO趋严常态化,券商承销承压。Wind数据显示,2025年一季度,国泰海通IPO融资规模为25.49亿元,同比减少53.7%,市场份额为15.37%,提升8.83个百分点;华泰证券IPO融资规模为15.35亿元,同比减少80.58%,市场份额为9.26%,同比减少0.12个百分点。
与此同时,IPO收入大幅降低。Wind数据显示,2025年一季度,券商IPO收入合计14.73亿元,同比增长1%;其中,国泰海通收入为2.03亿元,同比下降0.49%,市场份额提升1.95个百分点。
券商承销再融资规模提升,尤其是头部券商表现良好,中信证券、中信建投等头部券商市场份额有所提升。Wind数据显示,2025年一季度,中信证券再融资规模为332.14亿元,同比增加155%,市场份额为43.09%,提升22.05个百分点;中信建投再融资规模为118.34亿元,同比增加1189.11%,市场份额为15.35%,提升13.87个百分点。2025年一季度,中信证券再融资收入为0.76亿元,同比增长20.63%;华泰证券为0.45亿元,同比增长36.36%。
从IPO业务来看,IPO储备项目下降近三成。Wind数据显示,2025年一季度,IPO储备项目为108家,同比下降26.53%。从在审项目来看,申万宏源(3家,-50%)、中信证券(10家,-33.33%)、中信建投(7家,-36.36%)等降幅较大,中金公司(7家,40%)、国泰海通(11家,37.5%)、国投证券(6家,50%)有所提升。
相比之下,债券承销规模有所提升。从整体规模来看,Wind数据显示,2025年一季度,证券行业债券融资规模为20.74万亿元,较2024年一季度增长19.45%。头部券商债券承销规模领先同业,规模集中度仍然维持高位。
从承销规模排名前五的券商来看,中信证券(4334.6亿元,同比增加3.42%)、国泰海通(3407.53亿元,同比增加36.92%)、中信建投(3035.6亿元,同比增加7.51%)、中金公司(2876.05亿元,同比增加30.93%)、华泰证券(2862.73亿元,同比增加24.3%),合计募集资金16516.51亿元,行业占比高达52.36%%,较2024年提升2.49个百分点。
从市场份额来看,承销份额排名前五的券商,中信证券、中信建投市场份额分别下降 1.19个百分点、0.44个百分点;国泰海通、中金公司、华泰证券则有不同程度的提升,分 别上升1.93个百分点、1.29个百分点、0.86个百分点。
境外股权融资规模大幅度增长,Wind数据显示,2025年一季度,中国香港证券市场股权融资规模为1315.03亿港元,同比增加4.16倍,主要因为IPO与再融资规模大幅提升。其中,IPO募集资金为186.54亿港元,同比增加2.9倍;再融资规模为1128.49亿港元,同比增加4.45倍。
头部投行承销规模高度集中。从规模来看,2025年一季度,中国香港头部投行承销金额大幅领先同业。排名前五的券商为华泰金融控股(香港)、中信里昂、高盛(亚洲)证券、中金公司(国际)、瑞士联合银行,合计股权募集资金104.35亿港元,行业占比达55.18%。
总体来看,尽管股权承销有所回暖,但整体业绩贡献仍然有限。2025年一季度,上市券商投行收入为66.72亿元,同比小幅下滑1.07%。从业务结构来看,一季度投行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%,同比减少1个百分点,整体贡献仍然有限。从投行收入贡献率来看,占比较高的前五家券商分别为天风证券(占比32.98%)、财达证券(占比12.77%)、东兴证券(占比12.59%)、国联民生(占比11.16%)、山西证券(占比10.26%)。
从投资角度看,当前中证证券全指PB估值为1.35倍,低于近5年均值,在行情回暖趋势下,有三个投资方向值得推荐:一是资金使用效率高、机构客户储备强、业务条线全面的券商;二是并购整合落地后持续推进的券商;三是在AI革新的背景下,受益于技术革新持续推进的互联网券商。
(作者系资深投资人士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刊立场。)
本文刊于05月17日出版的《证券市场周刊》
上一篇 美债要崩?20年期美债拍卖遇冷 需防范抛售潮对全球市场的冲击风险
下一篇 没有了